成华东区医院:在肿瘤的治疗中,当病情恶化时,疼痛加剧常常是痛苦的折磨。肿瘤的快速生长可能侵犯周围的神经组织,引发剧烈的神经痛;肿瘤生长引发组织张力增加,刺激疼痛感受器;肿瘤转移至其他部位,也会带来新的疼痛。
在中医理论中,肿瘤疼痛的产生主要与正气亏虚、瘤毒内聚、气滞血瘀、痰浊内阻等因素有关。
1、正气亏虚。肿瘤患者经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后,正气大伤,气血阴阳失调。正气不足则无力抵御瘤毒,瘤毒侵袭经络、脏腑,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2、瘤毒内聚。瘤毒具有顽固性、隐匿性、侵袭性等特点。瘤毒留滞体内,不断生长繁殖,阻塞经络,影响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进而引发疼痛。
3、气滞血瘀。情志不舒、久病等因素可导致气机阻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瘀血阻滞经络,不通则痛。例如,肝肿瘤患者常因肝气郁结,气血瘀滞于肝脏,出现胁肋部疼痛。
4、痰浊内阻。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湿停聚成痰。痰浊与瘤毒相互搏结,流窜经络,阻碍气血流通,产生疼痛。如肺肿瘤患者,痰浊蕴肺,可伴有胸部疼痛。
中医如何应对肿瘤引发的疼痛?
气滞血瘀型:疼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夜间加重。常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
痰瘀互结型:疼痛部位固定,可触及肿块,伴有胸闷、痰多。治法为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止痛。
气血亏虚型:疼痛隐隐,绵绵不休,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的。治法为补益气血,缓急止痛。
热毒内盛型:疼痛剧烈,伴有发热、口渴、便秘等症状。治法为清热解毒,凉血止痛。根据疼痛的部位和性质进行加减。
成华东区医院:中医在应对肿瘤疼痛时注重整体调理,通过多种方法相结合,从根本上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以达到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图片源于摄图网,侵删)
(川)医广【2024】第 06-19-162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