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东区医院:很多肿瘤患者都会面临肿瘤性疼痛的问题,由于肿瘤生长的位置、手术放化疗等因素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病人会出现与肿瘤以及治疗相关的疼痛,临床称为肿瘤性疼痛。
对于早期能够接受手术、放疗、化疗、中医等治疗的患者,治疗的目的是使疼痛得到充分的缓解,从而使患者能够耐受手术、放疗、化疗等必须的诊治措施,提高治疗的效果延长生存。对于晚期患者,肿瘤性疼痛治疗的目的是充分缓解疼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服用止痛药会成瘾吗?
临床上对肿瘤性疼痛的治疗是以标准的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为指导。第一阶梯止痛药物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第二阶梯药物包括曲马多等;第三阶梯镇痛药物有吗啡、羟考酮、芬太尼等。
第一阶梯止痛药物属于外周性止痛药,是作用在发炎的局部,并不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也不会有成瘾性。
第二、三阶梯镇痛药物属于中枢类止痛药,强阿片类药物确实能产生依赖性。不少患者在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时会出现不良反应,如:便秘、恶心、呕吐、尿潴留、嗜睡、瘙痒、眩晕、成瘾等。
肿瘤性疼痛的中医特色疗法
中医学认为,肿瘤性疼痛的病机不外乎“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方面。气血痰湿瘀毒胶结而导致局部气血不畅,瘀阻脉络,即为不通则痛;邪客体内日久,正气内虚,气血虚弱,不得荣养脏腑经络四肢,即为不荣则痛。治则以扶正固本、化瘀止痛为主,常见证型:阴寒凝滞型、热毒内蕴型、痰浊留滞型、瘀血内阻型、肾虚邪滞型、气血两亏型、脾肾亏虚型等。
中药汤剂口服:各家所说不一,需辩证分析、遣方用药。方中常配伍通经活络、化瘀止痛之品,如僵蚕、全蝎、地龙、蜈蚣、三棱、莪术等。
中药贴敷:将药物直接贴敷穴位或疼痛处,刺激体表穴位,由表及里,发挥药物吸收透皮作用,起到通经活络、化瘀止痛的作用。临床常用穴位:阿是穴(哪疼贴哪),贴敷药物组方不一,需辨证使用。
针刺疗法:针灸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功效,包括普通针刺、电针、温针灸、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耳穴等。辨证取穴:足三里、大杼、血海、悬钟、太溪、三阴交、阿是穴、相关脏腑的募穴、合穴及背俞穴等。
艾灸疗法:将点燃的艾叶(艾灸条)刺激穴位,具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之功效。研究表明,艾灸可促进局部循环,增加组织代谢,促进炎症消散、抑制神经系统兴奋性等,从而达到镇痛的目的。常用穴位:足三里、气海、关元、背俞穴、阿是穴。
情志疗法:八段锦、太极拳、五行音乐等,给予患者情志疗法联合药物,可调畅气血、调理五脏六腑,从而达到镇痛的目的。
成华东区医院:人们对止痛药普遍存在“成瘾”的恐惧心理,不敢使用或增加止痛药物的剂量,实际上,遵医嘱规范使用,成瘾的概率极低。中医药治疗在缓解肿瘤性疼痛方面,有着毒副反应小的优点,不论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肿瘤性疼痛均可使用。
(图片源于摄图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