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治疗中,心理状态与病情恢复息息相关。成华东区医院马长春主任结合自身多年诊疗经验,为大家解析中医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三大核心机制。
调畅气机
《黄帝内经》曰:“百病皆生于气”,焦虑、抑郁等情绪易致气机阻滞,形成 “肝郁脾虚” 病理链条:忧思伤脾则食欲减退、乏力,加重无助感;恼怒伤肝则胸胁胀痛、失眠,加剧情绪波动。
马长春主任指出,中医通过 “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治法,如逍遥散加减(柴胡疏肝、白术健脾),恢复气机通畅。
临床显示,接受理气治疗 4 周的患者,焦虑评分平均下降 20%,睡眠质量改善率达 60%,体现 “气顺则神安” 的调理智慧。
躯体症状改善
疼痛、乏力等躯体不适是心理危机的重要诱因。中医 “补虚扶正” 治疗通过缓解症状间接改善情绪:
气血双补:对虚弱患者以八珍汤加减补益气血,配合艾灸足三里、气海穴,提升体力与精力,减少因身体虚弱产生的消极情绪;
活血止痛:针对肿瘤引起疼痛患者,以丹参、川芎活血通络,结合耳穴压豆(神门、心区)调节神经,70% 患者疼痛缓解的同时,对治疗的信心明显增强。
现代研究证实,中医干预可调节 5 - 羟色胺等神经递质,从生理层面阻断 “躯体痛苦→心理焦虑” 的恶性循环。
成华东区医院马长春主任总结:“中医调节心理状态,是通过疏通气机、改善躯体症状、引导情志顺应自然的系统工程。”
注意:本文列举出现的所有中药材只是举例说明,患者朋友不可私自抓药服用,需由专业的医师看诊,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给出建议后再采取具体措施。任何治疗方法都应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进行,避免自行随意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