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肝肿瘤怎么样?肝肿瘤的患病在近些年来是比较常见到的,并且很多因为发现病情的时候就处于中晚期阶段,这个阶段的肿瘤治疗大都已经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了,更多的还是以中医治疗和放化疗药物治疗的放弃去整体控治肿瘤病情的发展,那么,中医在这方面辨证治疗肝肿瘤预后到底如何呢?中医又是如何治疗肝肿瘤患病的呢?下面就跟着成都东区中医肿瘤研究院/成都东区中医肿瘤医院肿瘤科江学文主任来谈谈中医是如何辨证治肿瘤的!
一、肝肿瘤中医辨证要点
1、辨虚实患者本虚标实很明显,本虚表现为乏力倦怠,形体逐渐消瘦,面色萎黄,气短懒言等;而右胁部有坚硬肿块而拒按,甚至伴黄疸、脘腹胀满而闷、腹胀大等属标实的表现。
2、辨危候晚期可见昏迷、吐血、便血、胸腹水等危候。
二、中医治肝肿瘤的原则
成都东区中医肿瘤研究院/成都东区中医肿瘤医院江学文主任讲:针对肝肿瘤患者以气血亏虚为本,气血湿热瘀毒互结为标的虚实错杂的病机特点,扶正祛邪,标本兼顾,以恢复肝主疏泄之功能,则气血运行流畅,湿热瘀毒之邪有出路,从而减轻和缓解病情。治标之法常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消积散结等法,尤其重视疏肝理气的合理运用;治本之法常用健脾益气、养血柔肝、滋补阴液等法。要注意结合病程、患者的全身状况处理好“正”与“邪”,“攻”与“补”的关系,攻补适宜,治实勿忘其虚,补虚勿忘其实。还当注意攻伐之药不宜太过,否则虽可图一时之快,但耗气伤正,终易致正虚邪盛,加重病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选加具有一定抗肝肿瘤作用的中草药,以加强治疗的针对性。
三、肝肿瘤的临床分证论治
【注意:下面辨证为参考辨证用药,方剂不全不可私自采用,需在中医师结合患者实际身体情况和病情调整才可用】
1、肝气郁结型
症状:右胁部胀痛,右胁下肿块,胸闷不舒,善太息,纳呆食少,时有腹泻,月经不调,舌苔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健脾,活血化瘀。
方药:柴胡疏肝散。
方中柴胡、枳壳、香附、陈皮疏肝理气;川芎活血化瘀;白芍、甘草平肝缓急。疼痛较明显者,可加郁金、延胡索以活血定痛。已出现胁下肿块者,加莪术、桃仁、半夏、浙贝母等等,破血逐瘀,软坚散结。纳呆食少者,加党参、白术、薏苡仁、神曲等开胃健脾。
2、气滞血瘀型
症状:右胁疼痛较剧,如锥如刺,入夜更甚,甚至痛引肩背,右胁下结块较大,质硬拒按,或同时见左胁下肿块,面色萎黄而黯,倦怠乏力,脘腹胀满,甚至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食欲不振,大便溏结不调,月经不调,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消积。
方药:复元活血汤。
方中桃仁、红花、大黄活血祛瘀;天花粉“消扑损瘀血”;当归活血补血;柴胡行气疏肝;穿山甲疏通肝络;甘草缓急止痛。可酌加三棱、莪术、延胡索、郁金、水蛭、廑虫等以增强活血定痛,化瘀消积之力。或配用鳖甲煎丸或大黄广虫丸,以消症化积。
若转为鼓胀之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者,加甘遂、大戟、芜花攻逐水饮,或改用调营饮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3、湿热聚毒型
症状:右胁疼痛,甚至痛引肩背,右胁部结块,身黄目黄,口干口苦,心烦易怒,食少厌油,腹胀满,便干溲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胆,泻火解毒。
方药:茵陈蒿汤。
方中茵陈、栀子、大黄清热除湿,利胆退黄。常加白花蛇舌草、黄芩、蒲公英清热泻火解毒。疼痛明显者,加柴胡、香附、延胡索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4、肝阴亏虚型
症状:胁肋疼痛,胁下结块,质硬拒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昏目眩,纳差食少,腹胀大,甚则呕血、便血、皮下出血,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治法:养血柔肝,凉血解毒。’
方药:一贯煎。
方中以生地、当归、枸杞滋养肝肾阴血;沙参、麦冬滋养肺胃之阴;川栋子疏肝解郁。出血者,加仙鹤草、白茅根、牡丹皮清热凉血止血。出现黄疸者,可合茵陈蒿汤清热利胆退黄。
肝阴虚日久,累及肾阴,而见阴虚症状突出者,加生鳖甲、生龟板、女贞子、旱莲草滋肾阴,清虚热。肾阴虚日久常可阴损及阳而见肾之阴阳两虚,临床见形寒怯冷、腹胀大、水肿、腰酸膝软等症,可用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为主方加减化裁。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当选用具有一定抗肝肿瘤作用的中草药,如清热解毒类的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拳参、蛇莓、马鞭草、凤尾草、紫草、苦参、蒲公英、重楼、野菊花、肿节风、夏枯草等等;活血化瘀类的大蓟、菝葜、鬼箭羽、地鳖虫(廑虫)、虎杖、丹参、三棱、水红花子、水蛭等;软坚散结类的海藻、夏枯草、牡蛎等等。
若合并血证、黄疸、昏迷或转为鼓胀者,可参照有关章节进行辨证论治,病情危重者尚须中西医结合救治。
中医辨证治肝肿瘤怎么样?上面就是成都东区中医肿瘤医院江学文主任对肝肿瘤中医四种常见临床辨证分型相关知识的介绍,以上只是单对肝肿瘤四种不同证型的用药参考,具体实际临床肿瘤病人除了肝肿瘤病灶问题外,可能还存在其他疾病或者身体其他情况影响,因此上述方药不可直接采用,具体还得医师结合患者病情及身体实际情况做一定辨证调整后才能采用,希望要引起注意、特别注意!
(图片源于摄图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