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存放药物有讲究?在这里,现在随着秋冬季季节影响,空气湿度比较大,如果一些中药材没能熬完的,没能存放好导致回潮等影响,后续就可能导致药效下降。所以对待中医中药的存放和保存也是选择中医药治疗的家庭应该引起重视的。那么,中医中药材到底该怎么存放才正确呢?下面我们就跟着成都东区中医肿瘤医院/成都中医肿瘤医院江学文主任一起来了解下这方面的常识:
中医药存放误区建议:
1、都是中药就能放一起?
许多家庭都喜欢将常用药放在同一个小药箱里,实际上这样非常不科学!
一是因为,在药物长期存放过程中,会受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产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外用药和内服药存放在一起,会产生相互影响。
二是有可能混淆药物的用药方法,造成伤害。如外用药炉甘石洗剂,外观很像草莓口味的混悬液,容易造成误服。
三是成人药和儿童药混放也不安全,因两者可能名称相同、外观相似,但规格不同,如果家长错误地将成人的药物给儿童服用,可能会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
建议:外用药和内服药分开保存,成人药和儿童药分开保存。
2、把药放冰箱就行了?
很多人买回药物就放到冰箱,觉得这样储存安全。可是,不同的药物储存条件不同。
药品的储存温度分为:常温(0~30℃),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阴凉(0~20℃),如桔贝合剂;
冷藏(2~8℃),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部分药品还要求密封、避光、干燥等。
家庭存放药物有讲究?所以,并不是所有药品都适合放入冰箱保存,例如糖浆剂在过低的温度下,药物的溶解度可能会降低,导致药物浓度与标注的不符;乳膏保存温度过低,可能引起基质分层,影响其均匀性与药效。
建议:按照药品外包装或说明书上“贮藏” 项的要求储存。
3、药品包装别更换
现在有方便人们在短时出门时服药的小药盒,很多人喜欢把一星期甚至更长时间的药全部拆包装后,放入一个小药盒内。
然而,丢掉药品原包装、把药品长期混放在一起的做法是错误的。
丢弃原包装,可能会影响药品的稳定性及药效,将不同的药品混在一起,相互之间甚至会发生反应。
建议:药品尽量放在原包装里。目前大多数药片都采用铝箔独立包装,可将药片连同包装起剪下后,再放入小药盘,同时别忘了标明有效期。
4、别忘了要定期清理
很多人会问,药品开封后,是不是仍可以参照原包装的保质期呢?
药品未开封时,保质期可至药品包装标示的有效期;一旦开封,有效期会因为贮藏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
片剂、胶囊等容易干燥、破裂;颗粒剂、滴丸等药物容易吸潮;液体剂应在疗程内服用完毕,尤其是糖浆剂因其特殊性,容易被微生物污染而产生霉变,即使药品开启后冷藏保存,也不适合长期储存。
未冷藏保存的口服液,即使严格按照贮藏条件保存,一般开封一个月后也不建议再服用.
建议:3-6个月要清理家中备药一次,不要服用过期或性状有明显变化的药品。
家庭存放药物有讲究?通过上面成都东区中医肿瘤医院江学文主任对一些相关药物存放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很多药物都是不建议存放在一起的,在这里一般来说西医都会有独立包装,所以上面这些药品存放主要还是针对中医药存放所讲的,很多人喜欢将中药材存放在冰箱里,其实这种是不科学的,一般秋冬季气候温度较低,会导致没有熬完的中药材出现回潮的情况,回潮的中药对其药效和药性自然是要有所下降的,在这里对待中药材的存放,建议可就以不透明的塑料袋密封装放在阴凉干燥处即可,对待熬过的中药汤剂,是可以放冰箱存放12个小时左右的,也不宜存放过长。
(图片源于摄图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