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与其他疾病不同的地方就是易复发、易转移,而一旦复发转移,治疗难度就会增加,最终使许多患者丧失生命。对于肿瘤转移,很多患者认为,肿瘤长得越大,转移得越快,这种说法是真的吗?肿瘤转移率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肿瘤越大越容易转移”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肿瘤的大小与是否会转移没有必然的联系。临床上,有的患者确诊时肿瘤已达10cm,经过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出院回家后活过了好几年,而有的患者确诊时肿瘤仅1cm,进一步检查却发现已经出现远端转移。因此光看肿瘤大小来评估转移风险是不对的,肿瘤会不会发生转移,需要综合以下几点因素来判断:
1. 肿瘤的恶性程度
有的肿瘤本身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容易转移,比如恶性黑色素瘤,可能生长不到1cm就已经转移到周围淋巴结,甚至转移到肝、肺、脑等远处器官。
2. 肿瘤的病理类型
肿瘤的病理类型不同,转移的概率也不同。拿常见的肺肿瘤来说,肺肿瘤可以分为肺鳞肿瘤、肺腺肿瘤、小细胞肺肿瘤。相比之下,小细胞肺肿瘤分化程度低、生长快,很容易通过血液或淋巴管侵袭到别的部分;而肺鳞肿瘤的生长速度较为缓慢,病程较长,且不易转移,往往长得很大了,但还是局限在胸腔。
3. 肿瘤的分化程度
肿瘤的分化程度往往代表了肿瘤的侵袭性,分化程度越低,说明与正常分化细胞的差异越大,活跃性越强,侵袭性就越强,越容易转移,预后也较差。
4. 肿瘤的生长部位
通常血流丰富、淋巴密集的部位生长的肿瘤越容易发生转移,因此像肺肿瘤、乳腺肿瘤、肝肿瘤等肿瘤的转移灶能够较早发现。而生长在盆腔的恶性肿瘤则可通过种植转移形成转移灶,所以转移率也比较高,即便病灶还很小,也可能发生转移。
(图片源于摄图网,侵删)
(川)医广【2024】第 06-19-162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