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且男性多于女性。患该病者会出现多种症状,症状跟疾病的发展阶段,病变所处的位置有关。随疾病进一步进展,患者会有便血、腹泻、贫血、乏力、大便形状改变等症状出现。诱发该病的因素较多,不同的因素所造成疾病的程度都是不一样的,下面和成华东区医院马长春教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高脂、高蛋白、低纤维饮食
很多人喜食红肉、加工肉、油炸烧烤食品,新鲜蔬果往往摄入不足,这样的饮食模式会增加肠癌风险。高脂饮食进入人体后会干扰胆汁酸代谢,促使胆汁酸分泌增多,而过多的胆汁酸会破坏肠道黏膜上皮。另外,低膳食纤维饮食,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增加肠道中毒素或有害物与肠黏膜的接触时间,增大肿瘤风险。
2、消化道疾病
本身具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如直肠息肉、结肠炎、克罗恩病以及大肠腺瘤等。若是患者不积极治疗原发的疾病,那么后期也会加大患该病的几率,另外,寄生虫也是诱发该病的原因之一。
3、情绪不良
不良的情绪也可能会诱发该病,如紧张、焦虑、忧伤等。这些不良的情绪若是长期得不到调节,那么不仅会严重影响到患者心理的健康,而且还会导致免疫、内分泌、消化等方面的系统发生紊乱。一旦消化系统发生紊乱,那么就会对肠道等器官造成很大的损害,然后诱发该病。
4、熬夜玩手机、玩电脑
熬夜玩手机、打游戏是很多人的习惯,而西班牙巴塞罗那全球卫生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夜间暴露于人造光,尤其是蓝光会增加大肠癌风险。
5、压力大
长期精神压力会通过大脑皮层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进而引起肠道黏膜血管收缩,肠道功能紊乱,导致肠炎和溃疡的发生。而且高压状态,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促使大量自由基生成,从而使得细胞更容易癌变。
综上所述,成华东区医院马长春教授认为肠癌跟压力、饮食、生活方式、情绪不良等因素有关。为了减少或者是避免该病的发生,患者平时需做好预防。一般该病需从合理的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善、情绪的调节等方面来预防。若是不幸患病了,建议患者及时通过药物或者是手术来进行治疗。
(图片源于摄图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