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是发生于消化道的恶性肿瘤,近几年我国肠癌发病率明显升高,成华东区医院马长春教授认为这与人们生活条件改善,饮食不节制,以及熬夜、抽烟、喝酒等不良的习惯有很大关系。作为消化道肿瘤,肠癌的发生必然会影响到消化功能,使排便发生异常,这也是肠癌早期比较明显的表现,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时就诊。
那么,肠癌会引起哪些排便异常呢?
1、便血
大便带血的症状很容易被认为是痔疮引起的,其实,肠癌也会引起这一症状。一般痔疮引起的便血大便与血液不混合在一起,血液可呈点滴状或喷射状出现,便后擦拭时可看到纸张上带血,为鲜红色。
而若是肠癌,大便与血液是混合在一起的,大便呈现出暗红或铁锈色、黑色,一些大便中还可带有粘液,要学会正确的区分两者的不同。
2、排便习惯改变由于肿瘤分泌物对肠道可产生刺激,使患者频繁出现便意,因此肠癌早期还会有排便次数增多的现象,同时伴有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此外,由于大便排出时受到肿瘤的挤压,大便会变扁变细,出现上述症状时也要引起足够的警惕。
那么,生活中应如何预防肠癌的发生呢?
1、合理饮食
肠道健康与饮食息息相关,不想被肠癌缠上,饮食不宜过于精细,同时要避免大量摄入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可刺激胆汁分泌,使得肠道内胆固醇与胆酸含量增加,再加上这类食物更容易使肠道内滋生厌氧杆菌,在细菌的作用下,容易形成致癌物,增加肠癌的发病风险。建议平时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谷物,摄取足够的膳食纤维,可刺激肠道蠕动,减少致癌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进而达到预防肠癌的效果。
2、积极治疗肠道疾病
患有肠道疾病,如肠道息肉、慢性痢疾、慢性肠炎、血吸虫病,都应及时治疗,尤其是腺瘤性息肉,是肠癌的癌前病变,可及时通过手术将其切除,避免其发展为肠癌。
3、多喝水
适量多喝水,可以滋润肠道,还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促进排便,减少肠道与致癌物的接触时间,对于肠道健康十分重要。
4、定期做肿瘤筛查
肿瘤的高危人群,如年龄在40岁以上的男性、有肠癌家族史、患有慢性血吸虫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人群要定期到医院做肠癌筛查,通过直肠指检、肠镜检查等方式,可以帮助发现早期的肿瘤。
此外,成华东区医院马长春教授还提出,如果生活中出现排便异常或是食欲下降、短时间内消瘦等症状的,也要及时就诊。
(图片源于摄图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