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东区医院:说起血液系统肿瘤,大家往往会想到白血病和淋巴瘤,对血液系统的其他肿瘤却“鲜有耳闻”,然而,多发性骨髓瘤就是其中一种,尽管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它却位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仅次于白血病和淋巴瘤。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病例数达2.78万例,主要发生于60岁以上人群,堪称银发族的“血液杀手”,那么,多发性骨髓瘤到底是什么疾病呢?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终功能阶段的细胞。因此,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归到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范围。目前,多发性骨髓瘤难以治愈,五年生存率较低。
中医认为,骨髓由肾精所化生,藏于骨中,日常不易受病邪侵害。当人体正气不足,风寒、风湿、风热等病邪可趁虚侵袭人体;平素饮食不节,持续有精神情志伤害和起居失常,日久可导致脏腑功能失常,寒、湿、热、痰和瘀血等病邪就会内生。
若人体再有先天禀受不足,肾气肾精化生有异;或平素房劳、形劳和神劳伤心伤肾,肾精受损;或久病失治伤肾,肾精肾气受损;导致肾所藏「真气」不足,不能化生正气,正气不足以抗邪。
这时,病邪强盛,即可伤肾,加重肾精肾气损伤,进而伤害骨髓。多种病邪伤害,导致骨髓中的精气结聚不化,日久变异而生成恶性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肾虚为发病之本,肾虚毒蕴血瘀贯穿疾病始终。本病发生与机体“正气亏虚”有密切关系。患者高发年龄为50~60岁左右,而此年龄段,中医认为是属于女子“七七”和男子“八八”肾气日渐耗竭的阶段,而肾精与机体的生、长、壮、老、已密切相关,肾精耗竭则“正气亏虚”自不待言。
因此,本病病机以肾虚为主,肾气虚衰,外感邪毒,内外合邪,搏击于骨髓。肾虚毒蕴血瘀贯穿疾病始终,是本病的基本病理机制。其治疗应以补肾壮骨、健脾温肾、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为主。
影响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因素主要包括骨髓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强弱、肿瘤负荷量的高低、肾功能是否有受损,是否能够治好,关键还要看这3点,尤其是最后1点尤为重要:
发现是否及时: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通常较为隐匿,如骨痛、疲劳、贫血等,并且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及早进行相关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多发性骨髓瘤至关重要。若早期骨髓瘤能及时发现,治疗的成功率将大大提高。
治疗是否合理:目前,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式有放化疗、中医治疗等,然而,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性较大,不同患者对于某种治疗方法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将大大提高治疗的效果,增加患者的存活率。
患者状态是否良好: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在面对疾病的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良好的生活方式是至关重要的。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充足睡眠等有利于治疗的进行和康复的达成。
成华东区医院:秉承着弘扬中医文化,传承国粹精华的初心,我们用中医的力量,为肿瘤患者点燃希望之火。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肿瘤治疗将在全球范围内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片源于摄图网,侵删)
(川)医广【2025】第01-13-00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