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胰腺肿瘤的发病隐匿、发现晚、手术切除率低、发展迅速、死亡率高、常规放化疗效果不明显等特点,被称为“肿瘤之王”!近年来,年轻的胰腺肿瘤患者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而且恶性度更高,预后更差。所以,学会如何预防胰腺肿瘤的发生,要做哪些方面的预防呢?来看看成都东区中医肿瘤医院马长春教授的讲解。
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吸烟是目前被公认的、对胰腺肿瘤发病有作用的危险因素。吸烟量的多少与胰腺肿瘤的发病呈正相关。长期酒精刺激,一方面会直接损伤胰腺组织,酗酒可诱发胰腺炎,反复发作可能致肿瘤;另一方面,酒精可作为致肿瘤物的溶剂,促进致肿瘤物进入胰腺,为胰腺肿瘤的发生创造条件。
二、饮食结构不平衡
饮食与胰腺肿瘤关系,认为富含红肉(猪、牛、羊肉)、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可能增加致胰腺肿瘤的危险性,而通过摄入富含蔬菜、水果的饮食可预防胰腺肿瘤发病率。而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饮食规律,不仅会增加患胰腺肿瘤的风险,还会增加肠肿瘤等其他肿瘤的风险。
三、疾病因素
目前,糖尿病或者糖耐量异常作为胰腺肿瘤的病因支持率较高,那些突发的无糖尿病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应筛查胰腺肿瘤。幽门螺杆菌可增加胰腺肿瘤的发病危险,特别是血清幽门螺杆菌CagA抗体阳性者胰腺肿瘤危险性很高,但幽门螺杆菌与胰腺肿瘤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同时,胰腺肿瘤也被称为“富贵肿瘤”,超重、肥胖人群的发病率可提高许多。
四、遗传因素
胰腺肿瘤有家族聚集的特点。大约一成的胰腺肿瘤患者具有家族史,亲属患病危险约增高几倍。此外,胰腺肿瘤还与几种高度特征性遗传综合征相关,包括遗传性胰腺炎、家族性多发性非典型丘状黑色素瘤等。
五、炎症因素
反复发作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或结石性胰腺炎有可能是一种肿瘤前期病变。成都东区中医肿瘤医院马长春教授表示:慢性胰腺炎可以导致胰腺组织和胰腺功能的不可逆损害。胰腺肿瘤的高发年龄在慢性胰腺炎发病年龄后10-20年,炎症肿瘤病变的时间,从发病部位上,慢性胰腺炎和胰腺肿瘤都好发于胰头。
(图片源于摄图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