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东区医院:目前,中医辨证诊治诊疗技术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疗效优势,这也是不少肿瘤患者选择中医治疗的原因所在。然而,在中医诊疗过程中,任何环节不严谨或医者的经验不足都可影响临床疗效。
在中晚期肿瘤治疗上,我们认为:脾胃虚弱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晚期肿瘤治疗应把健旺脾胃、促进纳食进谷放在重要地位,通过恢复患者胃气,帮助他们实现抑瘤保命、与瘤共存的愿望。
首先,脾胃虚弱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中医认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肠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可见胃气充盛,则体健无疾,一旦胃气衰弱、正气亏虚,则百病丛生。
肿瘤发生则是正气亏虚的结果。“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这里所说的“积”,就是肿瘤。成华东区医院:肿瘤源于正虚,而正虚与脾胃功能虚弱关系密切,可见脾胃功能虚弱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而肿瘤发生后,又会对脾胃造成新损害。
另外,绝大多数晚期肿瘤患者,都接受过手术以及放化疗的治疗。因出血较多、创伤较大,肿瘤手术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疲乏力、面色淡白、食欲不振、腹胀不适等脾胃虚弱、气血亏虚之证;放疗产生的放射线带有热毒之邪,易使患者出现口干乏津、咽痛、恶心呕吐、舌红少津等阴虚内热之证;而化疗作为肿瘤的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其在消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杀伤代谢旺盛的正常细胞,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湿邪内蕴之证,导致胃气不和、升降失常。
成华东区医院:晚期肿瘤患者容易出现脾胃虚败,胃不纳而脾不运;湿食中阻,困脾碍胃而胃不纳;积滞于肠,腑气不降而胃拒纳等现象,如果不能及时予以有效调理,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纳食进谷,最终出现绝谷而亡的结局。
正所谓“有胃则生,无胃则死”,肿瘤患者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能否进食,是判断其疾病进退乃至最终治疗结局的重要标志。一般早期肿瘤患者就会出现食欲不振、渐见消瘦现象;中期脾胃功能进一步衰退,因而普遍存在不思饮食或无饥饿感现象;到了晚期,患者胃气衰败更加来自,绝大多数患者因不能进食,最终导致绝谷而亡。
所以,肿瘤治疗务必要把促进纳食进谷放在治疗的重要地位,通过培植后天、激发化源、稳定病情、制止消瘦,确保治疗能够顺利进行。到了晚期,更要将促进纳食进谷作为挽救危重,延长寿命的重点目标,以最大限度恢复胃纳脾运功能,实现“得谷者昌”的目标。
那么,我们需要怎样做才能促进患者纳食进谷、实现“得谷者昌”的目标呢?成华东区医院:中医在临床用药上当以甘补温运为主,这是因为甘温可补后天,鼓舞脾胃之气,改善食欲,促进纳食进谷;再者甘温进补可激发生化之源,改善贫血及身体虚弱状态。有些患者腹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思饮,且舌红少苔,其根源在于胃阴涸而食不纳,此时仅靠甘补温运难以增加饮食,在甘温补脾的同时应加以滋养胃阴,如此胃润则食进。
祛除困扰脾胃之邪也是调补脾胃的重要措施,中医在辨证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理气、活血、化湿、抗瘤解毒等治法,以求标本同治,恢复脾运胃纳的功能。
(图片源于摄图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