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肿瘤患者体质差能膏方调治吗?冬令膏方进补,也是现在很多人在秋冬季节常问到的一个问题。成都东区中医肿瘤医院江学文主任讲:膏方进补在我国也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并且在清代的时候,膏方已经逐渐成为了临床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手段,并且在应用性极广,像常见的内、外、妇、儿科等等部分都有用到。而现在很多人更是认为膏方主要用于一些身体虚证需要调补,而忽视了膏方其他的效用,膏方不仅仅能用于补身体,对一些相关的疾病方面也有一定作用,比如在肿瘤病的治疗中,就常常有涉及到!
很多人对膏方的理解都觉得是“调补”作用,但其实一些中医专家通过扶正补虚,兼以活血化瘀通络、化痰散结、理气开郁等膏方的治疗,为内、外、伤骨科等诸多疾病患者带来益处。知名中医前辈秦伯未大师所言极是:“膏方并非单纯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
一、那么,术后肿瘤病人恢复可以用中医膏方调理治疗吗?
成都东区中医肿瘤医院/成华东区医院肿瘤科江学文主任讲:肿瘤患者手术后往往出现气血亏虚、肾精亏损、脏腑不调,机体免疫功能长时间的低下或失衡,并兼有“余毒未尽”,一旦身体内可能残存的肿瘤细胞“死灰复燃”,就有可能导致肿瘤再次复发或转移,所以许许多多肿瘤病人在手术后还会选择进一步中医做相关的巩固治疗。中医中药是防治肿瘤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一种很有效果的治疗方法。
江学文主任表示:术后肿瘤患者通常都有正气虚损、阴阳失调。所以在治疗时十分注重扶助正气,调和阴阳,治病必求其本。同时,中医治疗肿瘤十分注重患者的分型,继而采取辨证与辨瘤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很重要的,辨证论治是治肿瘤很重要的一点。肿瘤患者术后中医证型比较稳定,所以适宜服用充分体现辨证论治、个体化强、具有补虚疗疾扶正祛邪作用的膏方。
但是中晚期、晚期肿瘤患者证型变化比较快,膏方一般要口服1~2个月。如果一旦证型由阴虚变为脾虚了,由脾肾两虚变为阴虚津亏了,那么讲究辨证论治、个体化调治的膏方就不适宜继续服用下去了,造成资源浪费。
二、什么是中医“膏方”
中医上所说的“膏方”,兼有强调个体化调理补虚并集各种名贵中药“入炉”的滋补膏方,是甚好的补虚佳品。同时在诸多补药中,根据适度祛邪的原则,加入软坚化痰、清热解毒、理气散结的中药,达到补虚疗疾,提高人体抗瘤防瘤能力。
一般膏方,常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扁豆、淮山药等益气健脾;北沙参、天冬、麦冬、川石斛、生地、元参等养阴生津;仙灵脾、仙茅、锁阳、补骨脂、菟丝子、肉苁蓉等补益肾阳;黄精、女贞子、鳖甲、山萸肉、灵芝、龟板、川断、杜仲等补肾益精。这些中药经大量临床和实验,是具有调节肿瘤病人机体的免疫功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治肿瘤细胞生长等作用。并选择性加入龟板胶、鳖甲胶、阿胶、鹿角胶、人参、冬虫夏草、灵芝孢子粉、龙眼肉、胡桃肉等,这样扶正补虚、调节免疫功能作用就更强了。祛邪药常用石见穿、石上柏、蛇六谷、半枝莲、岩柏、野葡萄藤、藤梨根等;调畅气机药常用八月札、绿萼梅等。所以一些患者及家属顾忌膏方会“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其实这一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当然,在膏滋药中认为一些“发”的补品应慎用或不用,如胎盘、蜂胶、蜂皇浆等。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同时伴有恶心、泛吐,大便干结,舌苔白腻或黄腻不适宜用膏方调治,可来年服用膏方。在服用膏方期间可停服中药汤药。
术后肿瘤患者体质差能膏方调治吗?在这里成都东区中医肿瘤研究院江学文主任提醒:需要注意的就是中医的膏方虽然对临床抗瘤治瘤有一定帮助,但是也并非所有的肿瘤病人都适合中医膏方去调理,具体能否采取中医膏方去调治肿瘤病情,还得结合患者实际的身体情况去看,因此这方面首先就需要专业的中医肿瘤医院对患者身体的情况有一个较准确的判断,然后在采取辨证分型、辩论就治的原则去制定适合膏方方案!
(图片源于摄图网,侵删)